一台台回收来的废旧冰箱、洗衣机和空调,经过拆解、分类、破碎、清洗等一道道工序处理后,摇身一变成为钢铁、塑料等再生资源走向下游企业。在厦门绿洲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,一场废旧家电的“重生之旅”正在持续上演。
作为东江环保旗下骨干企业,厦门绿洲正在以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为依托,在废旧家电拆解领域精心构建起从“输入端”到“再生端”的资源循环体系。
▲图为厦门绿洲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
全流程可控:合规驱动下的资源重生
走进厦门绿洲的家电拆解车间,滚动式工作台正有序运转,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,按照“登记-卸货-质检-赋码-拆解-分拣-再生”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,宛如一场资源重生的“精密舞蹈”。
“我们的家电拆解流程经过16年持续迭代,已形成处于行业前列的工艺规范。从电视机的荧光屏分离到冰箱的制冷剂回收,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,厂区内250余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,确保拆解过程全程可追溯。”厦门绿洲总经理王木森的介绍,揭开了这里的“管理奥秘”。

▲图为厦门绿洲运输回收废旧家电
在拆解车间一隅,工作人员操作的二维码追溯系统格外引人注目。每台废旧家电进入厂区,都会被赋予唯一的二维码身份,通过扫码,家电的重量、运输时间、拆解班组等信息便实时呈现,保障每台废家电回收拆解全过程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“三流统一”。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让运营效率大幅提升,更让拆解全流程实现了透明化监管。
标准化、精细化能力的构建,更源于企业深厚的资质积累。作为国家首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、福建省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,厦门绿洲已建成年再生资源综合处理能力达33万吨的国家级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,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居福建省前列,成为行业合规典范。

▲图为厦门绿洲国家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
标志精细化拆解:变废为宝的“资源魔法”
废旧家电并非“无用之物”,而是一座等待开发的“城市矿山”。厦门绿洲通过精细化拆解废旧家电,可提取的产物涵盖金属、塑料、玻璃、制冷剂等30余种再生资源,每一种资源都在循环经济的链条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坐标。
其中,金属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经过打包减容或破碎成颗粒状,形成再生资源产品,作为原料走向下游钢铁厂商使用。而塑料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则经历品种分类、破碎清洗、精细分选的“蜕变之旅”,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改性造粒,最终在日常用品及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得以循环利用。

▲图为厦门绿洲废旧家电综合拆解线
制冷剂处理更是一场精彩的“逆袭之战”。过去,废旧空调拆解后的制冷剂因含有害物质,每吨处理成本高达1200元。而厦门绿洲通过抽氟端工艺改进,大幅提升了抽取效率,抽取的氟利昂纯度达到80%以上,实现了从“付费处理”到“有价销售”的转变,让原本的“负担”变成了“价值”。
绿色分拣:面向未来的破局转型
2024年8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提出,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,循环经济在政策强力驱动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。
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,厦门绿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再生资源领域,启动了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项目,全力打造集“回收-分拣-加工-销售”于一体的综合性循环经济平台,从而开拓新的发展赛道与利润增长点。

▲图为厦门绿洲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厂房
根据规划,绿色分拣中心预计于2026年建成投产,届时将辐射周边区域的资源回收需求,回收类别涵盖小家电、废旧塑料瓶、废纺织品及废旧电动自行车等品类。这一项目将有助于补齐区域回收环节短板,促使区域形成上下游产业高效协同的良好局面。
展望未来,东江环保将依托国有上市企业平台优势,锚定“中国优秀的综合环境服务商和中国资源循环产业领军企业”战略定位,助力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打造再生资源产业转型示范的东江模式。 |